近期,兩件大事再度將用友的BIP建設提上了新的高度。
一是全資收購APICloud。自此,用友將APICloud的移動端低代碼開發能力及移動開發生態融入用友BIP,深度布局開發者生態。
二是成為華為鴻蒙生態最高級合作伙伴。用友作為華為“同舟共濟”戰略合作伙伴,在雙方合作上已經達到一個深度協同的階段。未來攜手繼續開拓鴻蒙生態,必將再度融合雙方的生態能力,互為產業支持。
簡單來說,對內整合低代碼開發能力及移動開發生態,對外與華為鴻蒙生態互相融合,用友的BIP生態建設逐步呈現出多元化,在提升技術能力的同時也正在拓展市場圈層,可謂雙管齊下。
平臺的生態化建設,基本可以概述近期以來用友BIP一系列的布局和發展。而這并非市場的個例,無獨有偶,近年來,面向企業服務市場,不管是國內玩家或是國外巨頭廠商,都愈發關注生態建設。
生態,為何成為企業數智化賦能的關鍵?
生態,已經成為了接下來各大企業服務廠商重點的發力的方向。這更多的取決于市場需求的增長與變化。
根據Gartner預測,2021年中國IT支出預計將達到3.04萬億,同比增長7.2%。其中,IT服務和企業級軟件方面的支出增速最快。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下,我國的企業數智化轉型將持續保持高速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基于市場主體的增加與業務能力的提升,企業對于數智化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也持續復雜化。單一的企業或模式很難滿足多樣的需求,在變化之中必須得借助生態能力的協同,依托多種模態或多個生態綜合解決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問題。
以用友收購APICloud為例,此次APICloud的百萬開發者生態融入用友BIP,也就意味著開發者可以基于APICloud的移動端低代碼平臺能力以及用友BIP成熟的企業級應用與后端開發能力,更好地服務用友龐大的客戶群體,使得“低代碼平臺+生態資源”更好融合,進而協同提升企業客戶應用開發的靈活性、便捷性,加速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可見,更優質的企業服務需要建立在更完善的生態基礎之上。簡單來說,生態所賦予企業的價值體現于能盡可能全面、多維地整合相關成果、資源以及技術能力,來補齊廠商在賦能企業數智化過程中短板,優化服務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那么,在這樣的共同認知下,各大廠商都會盡可能的整合自家生態及拓展生態圈來構建一套完整的生態體系,為企業數智化服務提供更高效的賦能。
打造更好的生態,需要理清三大邏輯
實際上,對于大多數的服務廠商而言,生態是沒有邊界的,這一概念將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不斷演變。這也意味著,生態建設是一個長期發展、迭代的過程。盡管如此,但是生態建設依舊有跡可循,從用友等領先服務廠商的實踐中,可以看到三大重要邏輯。
No.1 整合邏輯,盤活自家資源與技術能力
對內,生態建設的關鍵在于整合自家資源與技術能力。生態,本身就是一個講究融合、共生、聚變的概念,因此作為一個生態的中心,生態的引領企業必須學會整合自家的優勢,構建生態平臺以形成內聚的生態吸引力。
用友收購APICloud,是把APICloud的低代碼和移動開發生態能力融入到用友BIP里,從而實現“低代碼平臺+生態資源”的二次融合。在這里,不難發現,用友BIP的生態邏輯就是用友整合自家資源以及技術能力打造一個生態基底,其后所有的應用開發與場景服務都基于這一平臺展開。
事實上,YonBIP正是被定位“數智商業的應用級基礎設施、企業服務產業的共創平臺”,并逐步強化打造成為用友賦能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的底座。目前,用友在該底座的基礎上為企業級客戶提供八大領域的創新應用服務,包括數字營銷、智慧采購、智能制造、敏捷供應鏈、數據金融、智能財務、數字人力、社交協同。
可以說,在生態建設上,整合是服務廠商的首要目標,只有把內部的體系、資源及技術能力理清楚了,才能最優化地服務好外部企業。
No.2 戰略邏輯,學會“破圈”借力外部生態
對外,生態建設的重點在于聯動其他生態借力發展?,F如今,幾乎每家巨頭廠商都在打造自家的生態,這種看似沖突的舉動并不影響市場層面的競合。固守一家之生態是不可取的,生態與生態之間依舊可以尋求共融發展的機會。
作為“同舟共濟”戰略合作伙伴,用友與華為就是一個典例。“硬件國產化看華為,軟件國產化看用友”雙方都屬于各自領域的巨頭,也均在打造自家的生態圈層,但這并不影響用友加盟鴻蒙生態,成為最高級合作伙伴,為鴻蒙生態發展提供數智助力。甚至,華為還是YonBIP應用規模全球排名第一的標桿客戶。用友在深圳成立的產品創新中心也得到了華為的大力支持。
雙方在尋求生態共融的道路下不斷深化合作與發展,互為支持,共促生態建設。越是大企業,越能洞察市場競合的關鍵,也就越懂得破圈借力的必要性。
未來,生態與生態之間的圈層共融與發展將是一個新常態,能在新時代走下去的企業也最終需要學會如何借力外部生態來壯大自家生態的能力與資源。
No.3 匹配邏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態伙伴
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面向未來,生態建設更要講究服務與需求的匹配度。雖然目前各大廠商尤為樂衷于生態建設,但是生態伙伴的加入并不能太過于盲目,必然要學會甄別適合自家生態需求及市場服務需要的合作伙伴。如此,才能進一步釋放出生態的價值。
以用友收購APICloud來說,伴隨著企業數智化應用的移動化、多端化發展,用戶隨時隨地需要使用多種服務,場景化“敏捷創新”、低成本持續性個性化開發已成為常態需求,用友BIP生態在市場需求的導向下需要進一步拓展低代碼平臺能力。
而APICloud作為國內移動端低代碼開發平臺的領先者,恰好具備了用友BIP目前最需要的能力。據數據顯示,APICloud是國內最活躍的第三方獨立開發者生態平臺之一,已有100萬注冊開發者學習和應用,平臺累計創建應用超過150萬個。同時,該平臺還聚合了眾多國內外第三方主流PaaS和SaaS云服務商的API,覆蓋90%以上的應用場景。
也就是意味著,一旦APICloud的產品和生態融入用友BIP生態,用友的商業創新平臺YonBIP即可將前端的跨平臺技術和后端的數據模型采用松耦合的方式連接,快速集成企業級后端業務API能力,形成具備極強擴展能力的行業解決方案,以平臺化、標準化的產品形態滿足企業級應用的復雜需求。那么,APICloud的并入對于用友BIP生態而言,無疑是一次服務與需求完美匹配的進化。
遵循匹配邏輯,從市場層面來看,是做好生態建設的關鍵。對于一家企業服務廠商而言,比起盲目的做大生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需求的生態伙伴,將生態能力進一步的融合、聚變才是至關重要的。
結語
總的來說,生態的發展始終是沒有邊界的,這一個“活”的概念,既要活用生態之內的資源及技術能力,更要保持整個生態圈層的活力。所以,生態建設對于廠商而言,就必然是一個長期迭代、演化的過程,無法停下腳步。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生態建設是無法考量的呢?并不是,對于市場而言,生態建設的結果或許無法考量,但是生態建設的過程是可以評估的,把握好其中的邏輯或方向,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到一家服務廠商在生態上的布局以及未來潛力。
以此來看,用友收購APICloud對內整合低代碼平臺能力,對外加盟鴻蒙生態、與華為簽署“同舟共濟”戰略合作,成為華為最高級生態伙伴,借力發展的舉措在邏輯上無疑是一次正確的選擇與升級??梢姡?/span>借助自家生態的整合以及外部生態的聯動,用友BIP未來可期。